
國家政策背景
——
近年來,國家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,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,為智慧城市發展指明方向,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:
建設數字孿生城市
《「十四五」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指出要激活數據要素潛能,推進網絡強國建設,加快建設數字經濟、數字社會、數字政府,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,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和運行管理服務平臺,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,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。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。
數字經濟發展戰略
2024年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數據局、財政部、自然資源部《關於深化智慧城市發展 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》指出要建立城市數字化共性基礎、培育壯大城市數字經濟、促進新型產城融合發展、推進城市精準精細治理、豐富普惠數字公共服務、優化綠色智慧宜居環境、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、建設完善數字基礎設施。
綠色雙碳國家戰略
《「數據要素×」三年行動計劃(2024-2026年)》指出要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,賦能經濟社會發展;明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等目標;提出12項重點行動,包括數據要素×綠色低碳、數據要素×氣象服務等綠色發展行動,涵蓋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、引導企業節能降碳、降低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影響等內容。
現狀及挑戰
——
頂層設計指導性不足
—
隨著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逐漸步入「深水區」, 如何有效銜接既有成果與新建內容,在避免重復建設的同時減少「數據孤島」、兼顧產業發展,是當前頂層規劃亟需解決的問題。
數據要素的驅動力難以釋放
—
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了很多软件系统,但对数据资源的归集、治理、共享、利用依然面临数据资源跨层级和跨部门共享流通不畅、政府部门数据回流困难、统一标准缺失、数据质量低等问题,成为制约数据要素发挥价值的主要问题。
基礎設施的支撐度仍有欠缺
—
目前,智慧城市網絡基礎設施以及算力初具成效,但各部門仍然存在分而治之的情況,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統籌化、集約化程度不高,導致很多設施智能化水平不高。
數據安全與隱私問題
—
智慧城市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,公民大量的城市數據將被采集、存儲和分析。包括個人身份信息、行為軌跡、消費習慣等敏感信息,一旦泄露或被濫用,將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。因此,如何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成為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挑戰。
案例實踐
——
《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文件》
——
為香港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就:
- 智慧出行
- 智慧生活
- 智慧環境
- 智慧市民
- 智慧政府
- 智慧經濟
六個主要範疇提出短、中、長期發展建議,應香港的城市挑戰、本地的獨特情況,以及香港的優勢和面前的基於,通過《香港智慧城市藍圖文件》勾勒出出未來五年及以後的智慧城市發展計劃。
科技以人為本 數據驅動未來
Copyright © 2024 IGC